栎阳城遗址三号建筑西南院落内瓦砾堆积 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供图
栎阳城遗址三号建筑出土的可冲水陶便器与弯管组合情况 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供图
本报西安2月16日电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组成的阿房宫与上林苑考古队,近年在栎阳城遗址考古取得丰硕成果。从2018年开始,考古队在三号古城内开展较大面积发掘,2019年至2020年发掘了三号古城的四号到九号建筑,将临近城内北墙的“后宫”区域进行较为完整的揭露。
(资料图)
2022年,考古队对前述发掘区南侧的三号建筑和十一号建筑进行了完整揭露,并在其中发现了冲水式陶便器,这是中国历代宫城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例厕类遗存,也是我国考古发现的第一个冲水式厕所。
三号建筑整体坐北朝南,呈长方形,由台基、散水等组成。在发掘时,考古工作人员在三号建筑台基四周发现散水,台基北侧、西侧散水外发现屋檐滴水形成的滴水坑,表明建筑原为瓦顶。在散水外缘之内,发现连续分布、间距不等的陶立管。发掘过程中,还在三号台基西北、东北、西南、东南角各发现一枚俗称“瓦当王”的大半圆瓦当,为解决1956年发现第一枚瓦当王以来争论未解的大半圆瓦当如何使用等学术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三号建筑台基之上为原建筑空间,受晚期遗迹破坏,东侧未发现建筑使用期间地面,在台基中部偏西分布有1座半地下建筑(编号F1,2016年探沟发掘中清理),向西新清理出1处遗迹(编号F2)。F1坐北朝南,由门道、通道和地下空间组成,整体呈不规则甲字形,使用面积29.27平方米。F2根据形制判断,其由台基上的室内厕位和房外排污坑两部分组成。受晚期遗存破坏,厕位上部结构不存。发掘显示,厕所可分早晚两期。
十一号建筑位于发掘区东侧,通过北侧廊道西折后与十号建筑连接。其台基呈长方形。台基西侧、南侧、北侧发现散水,北侧廊道以东的残存散水,在内外两条立瓦内用卵石平铺,残长2.6米、宽0.67米,残存卵石9排,东西长2.52米,呈南高北低。卵石为椭圆形,直径8~10厘米,在台基北侧、南侧、西侧的散水与台基间均分布有陶立管。
通过考古清理和进一步解剖发掘揭示,三号古城的三号、十一号等建筑从战国中期建成之后,一直延续使用到西汉前期,建筑形制、布局未有改变。
在考古工作人员清理过程中,于三号、十一号建筑之上,还清理出成片分布的由田间道路、沟渠、水井、田地等组成的汉代农田,它们与农田中较为规律分布的犁沟、牛蹄等一起,共同构成了迄今为止第一次在秦汉都城附近发现的农业景观。
在栎阳城遗址三号古城的三号、十一号建筑的考古发掘中,第一次完整揭示出战国中期至西汉前期都城核心区重要建筑的平面形制,是战国秦汉考古的重要发现。从三号至十一号等建筑发掘的情况看,不同功能、等级的建筑,无论是建筑平面与布局,还是建筑材料的使用、散水位置与组合等都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异。
根据勘探、发掘资料,结合三号建筑东侧南北两台阶可确定,那里存在一条贯穿整个三号古城核心宫殿建筑的南北向轴线。作为目前考古发现并确定的时代最早的都城轴线,它的发现和确定,对战国秦汉都城乃至我国古代都城的布局研究均有重要价值。
栎阳城遗址是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十四五”时期大遗址之一,2019年以来在其三号古城核心区宫殿建筑的大面积连续性考古发掘,是近年来我国战国中期列国都城核心建筑的重要发掘,随着一系列大型建筑的清理,我们对战国时期,特别是对从战国中期延续到西汉初期的从王国到帝国时代主要核心建筑的特点、形制和演变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记者李洁、张哲浩)
Copyright © 2015-2022 太平洋公司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